精益生产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体系,下面就精益生产管理的八大理念:利润源泉、暴露问题、遵守标准、以现场为主、持续改善、人本化、团队、职能化理念进行详细的了解。
01.“利润源泉”理念
精益生产关注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它的观点是利润的源泉在于生产过程和方法。因生产过程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成本会大不相同,售价=成本+利润的“成本主义”思想已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当今市场,应树立利润=售价-成本的“售价主义”观念,通过不断的现场以及业务改善,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企业利润。
另外,精益管理方式的“利润源泉”理念也反映在评价尺度的使用方面。精益管理方式主张一切以“经济性”作为判断基准。强调高效率并不完全等于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能造成将提高效率作为追求目标的错误导向。
02.“暴露问题”理念
精益管理方式非常强调问题的再现化,即将潜伏着的问题点全都暴露出来,以便进一步改善。其中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不许过剩生产,追求零库存,目视管理,停线制度等。过剩生产和库存的浪费与其他浪费是有本质性区别的。因为这两者浪费因埋没其他真正的问题点,会阻碍对问题的实质性改善。
03.“遵守标准”理念
标准化活动是确保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系统有效运作并持续改进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制定的标准本身脱离实际;二是实际操作者对标准的理解不够。为此,精益管理方式特推出“标准作业”制度。
04.“以现场为主”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现场是一个有机体,绝不能将现场看成是将“脑”托付给管理部门,而只有“手脚”的场所。管理部门不能成为现场的“指挥官”,应以“提供服务”的姿态,扶持现场,并充分挖掘现场的潜能,建立现场的自律机制,使现场真正处于“主人公”的位置。有效于现场管理的可视化看板系统和立足于现场运作的均衡化生产,以及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均充分反映出精益生产方式“以现场为主”的基本理念。
05.“持续改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有十项改善精神守则:
① 抛弃固有的旧观念;
② 不去找不能做的理由,而去想能做的方法;
③ 学会否定现状;
④ 不等十全十美,有五成把握就可动手;
⑤ 打开心胸,吸纳不同的意见;
⑥ 改善要靠智慧并非金钱;
⑦ 不遇问题,不出智慧;
⑧ 打破沙锅问到底,找出问题的症结;
⑨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⑩ 改善永无止境。
通过不断的改善,最终实现“集小变以成大变,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目的。
06.“人本化”理念
精益生产的“人本化”理念主要反映在“多能工制度”上。
在以往大量生产的时代,为追求高产量,将作业彻底地细分化。例如:做鞋子工厂的某个工人,每天仅做右边的鞋子,因需求某天需要做左边的鞋子,却不会做。类似这种机械似单纯化的工作,长久以往将会产生工作疲态。
但,如果让每一位作业员都随心所欲去做喜欢的工作,按照自己喜欢的模式去工作,可能造成生产率低落,同时又会增长个人主义的气氛,破坏团队合作的精神,使整个工厂的管理困难增加,从而使公司失去竞争力。
所以,提升生产率和规避机械单一的工作,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然而,精益生产方式的“多能工制度”,却使这一个难题得以解决。另外,精益生产方式中的提案制度,自主管理活动以及“少人化”过程减少人员时,从优秀人员中减少等制度,都是“人本化”理念的具体表现。
07.“团队”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生产就如同音乐,有旋律(物流)、有节拍(均衡生产)、还有相互之间的和谐(标准作业),而这些是要靠一支训练有素、协调一致的乐队(团队)来保证的。精益生产方式的“团队”理念主要反映在有利于相助的设备布置形式、设立“接棒区”、“自主研究会”、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追求全体效率等方面。
08.“职能化”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的“职能化”理念主要反映在“不良品不转入后工序”原则的落实。确保“良品”,这是生产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要素也不能作为轻视质量的理由,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检验是一种不创造价值的浪费,检验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不良,并非是挑选不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求由造成不良的部门或人员自己负责返修或返工,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出真正的原因,彻底消除不良。这种明确目的,各尽其职的要求就是精益生产方式“职能化”理念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