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锻造供应链CSR管理 发布时间:2017-09-27        浏览:
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是一个非营利评选奖项,代表着中国管理实践的至高荣誉。此奖项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办,秉承客观、完整、科学、及时的原则由管理专家投票产生。该奖项旨在表彰在中国的管理实践中具有创新和借鉴贡献的企业高管,搭建学习管理实践经验的平台。我们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陆续展播其中部分优秀案例,与读者共同分享企业管理者的实践与经验。

 

本届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的“全程特约”合作伙伴是宜信财富。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先生把推动和支持本奖项落地中国的行为称为一次重要的“学习和分享”,也希望能够通过本奖项帮助更多的中国管理者提升管理实践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双创的践行和落地。

 

 

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优秀案例展播

蒙牛注重将企业社会责任(CSR)管理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中,通过三个步骤,打造“你中有我、再生循环”的生态圈共赢成长模式。

 

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三大产奶国,但进口乳制品占到国内生鲜乳产量的1/3(2016年数据),中国乳制品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情况。另一方面,从消费者需求方面看,目前中国国民乳品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追求生活质量的人群越来越多,国民对乳制品的需求将会非常强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 年奶类总产达到4100 万吨,缺口近500万吨。

面对国外竞争者的挑战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乳制品企业需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乳业10强,蒙牛提出了2020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奶源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核心。加强对奶源的服务建设,提升前端牧场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系统专业的牧场整体运营评估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奶源质量,形成奶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建立蒙牛可持续的优势。

 

 

三步落实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
 

蒙牛注重将社会责任管理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中,对供奶方、配料供应方、包装供应方及物流方有针对性地进行严格选取与管理,建立供应商成长与沟通平台,打造“你中有我、再生循环”的生态圈共赢成长模式。

 

奶源处在蒙牛的上游供应链,也是产业链的起点,奶源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蒙牛乳业可持续生态圈的建设和发展。蒙牛针对奶源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第一步
建立QVIP 工作模式 保障业务链管理落地
 

蒙牛CEO卢敏放提出要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并把“工匠精神”落实为企业发展模式,坚持“产品、质量、价值观和执行力”四个不妥协。围绕这“四个不妥协”,卢敏放创新设计了QVIP 工作推进模式,即以品质(Quality)为中心,以价值观(Values)、执行力(Implement)、绩效(Performance)为基础,指导整个业务链将实际目标融入到蒙牛的整体发展中。

 

 

第二步
从奶源可持续发展到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卢敏放看来,中国乳业要保持有质量的增长、打造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终端,实现“端到端”式的全链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创造的管理目标,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乳品产业有着非常长的产业链,奶源是产业链起点,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蒙牛及生态圈伙伴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卢敏放将蒙牛奶源独立出来成立事业部统一管理,通过整合布局国内外产业链资源,以工匠精神铸造原奶品质、以市场导向保障需供平衡、以技术支持提升养殖水平。在公司内部聚焦“升质量、降成本、优结构、理节奏、调布局”,提升奶源综合竞争力,推进奶源供给改革和产品创新,实现源头的可持续发展。在牧场端,整合国内外资源,从“牧场管理、技术支持、服务保障、金融支持、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帮扶,提升牧场运营管理水平。

 

 

第三步
依托“牧场主大学”落地奶源可持续发展
 

在奶业源头,蒙牛用“牧场主大学”社会责任项目落实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项目整合国内外顶级行业资源,通过价值观提升、资金帮扶、技术服务、管理提升、信息共享等措施,推动产业链上游牧场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开展多种渠道的融资服务,为牧场提供资金支持;开设牧业高级人才培训班,为牧场的现代化运营提供人才保障;带领行业内最优秀的专家进牧场实地诊断,并向牧场提供全方位的提升报告。其终极意义是抓住当前中国牧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提升牧场主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水平,来促进牧业向可持续的方向规范化发展。

 

 

树立牧场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牧场主社会责任守则》。牧场主是牧场运营的核心,通过供应商管理制度约束牧场主,对提高原奶合格率方面的效果确实明显,但在激励牧场主主动提升产品质方面的成效有限。卢敏放通过设计牧场主大学的透明沟通机制增强供应链伙伴的信心和责任心,提高乳品企业与牧场之间的黏性。“好人养好牛,好牛产好奶”,蒙牛通过培训和签订《牧场主社会责任守则》,提升甚至重塑牧场主价值观,帮助牧场主认识奶牛福利、环境福利等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社会责任与科学饲养并重。

 

资金帮扶,为牧场提供硬动力。蒙牛对牧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只有符合准入制度牧场才能成为蒙乳业奶源的供应商。蒙牛鼓励建设300~3000 头规模的牧场,即中小型家庭牧场,这种规模的牧场能够保证牛舍空间充足,为奶牛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蒙牛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的全方位支持。卢敏放希望标杆牧场发挥普适意义,实现对周边牧场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蒙牛+银行+牧场”三方联合筹资模式中,牧场自筹1/3以上资金,蒙牛与银行扶持2/3资金;其中蒙牛资金不收取利息,银行资金由蒙牛负责协调,与蒙牛资金捆绑。此模式共扶持新建、扩建100个中小型家庭牧场建设。

 

除去资金扶持,蒙牛从设计阶段就对家庭农场进行介入指导,确保牧场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保和动物福利。

 

技术服务,授人以渔增强牧场软实力。蒙牛通过开办“牧场主大学”,培养中小型牧场人才,提升牧场人员专业水平,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发展。

 

1.线下帮扶实现理论与实践双提升。卢敏放多次在内部会议中强调,企业想要带动产业链提升首先得自身技术过硬。在蒙牛内部,奶源管理被按照地域和气候特点等要素划分为10 个大区,每个大区的奶源事业部配备有专家和讲师团队,每天走访牧场进行技术指导。奶源技术员则采取牧场责任承包制,即技术员深入牧场浸入式工作,对区域内牧场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改善。

 

依托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等生态圈互助联盟的“奶牛金钥匙”平台,定期组织由科学家、工程师、畜牧师、奶牛营养师组成的专家团,走进示范牧场现场指导。

 

蒙牛还联手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打造全球产业链条校企合作,实现牧场主进入中国农牧业最高学府求学的愿望。蒙牛和中国农大的高级人才研修班已开展8 期,其中百人以上四期,覆盖牧场主500 余人。

 

2.线上帮扶实现广度与深度双加强。蒙牛携手中国独家奶牛产业卫星服平台——荷斯坦卫星大讲堂。以先进科技为依托,打造高端学习的平台,网点覆盖百万奶农,帮助牧场主全面学习奶业尖端养殖技术、管理模式,共享奶业方针、政策和行业发展信息。目前,已开展近80 期例行专业化视频课程,覆盖近3.7 万人次。

 

牧场主大学将线下成果信息化,通过架设在移动端的平台,实现牧场、专家和消费者线上沟通及互动,实现无边界大学。平台已具备线上问诊、线上学习、牧场操作标准学习、资讯与数据交换功能。

 

牧场主可向平台传送实时牧场数据向专家问诊,获取一对一的诊断报;也可以系统掌握专业的技术、管理知识,进行在线学习、测试、认证;学习牧场标准化操作规程;并接触最新的牧业宏观、微观资讯。2016 年12 月20 日上线至今,平台已覆盖2/3 的蒙牛供方牧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平台体认识、了解牛奶的源头,增强对中国奶业的兴趣与信心。

 

牧场标准化建设推进牧场管理提升。借鉴新西兰AsureQuality(安硕)公司的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质量认证体系,和普华永道中国的技术支持和专家经验,“蒙牛食品安全质量保障标准”包含从牧场原料、动物健康、饲养管理、原奶的采集、挤奶设备清洗、运输管理,及牧场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从国外引进到企业内转化升级、开发标准化保障评估体系,最终成为建立中国版牧场标准的基础。

 

针对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所面临的操作流程不规范、控制点缺失的现状,在汲取丹麦相关标准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科学、完整、系统地呈现牧场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建立了蒙牛“牧场标准化操作规程”,即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作为牧场基层操作使用的“秘密武器”,SOP 内容简单实用,通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繁复的理论知识简单、易读的展示出来,一线工人能够依照规程,安全有序地完成原奶生产的每个环节。2017年组建的蒙牛SOP 推进小组,有计划、有节奏的进行牧场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普及工作,落实SOP 的牧场在半年内平均单产提升了11%。

 

数字奶源建设牧场信息。建立牧场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是蒙牛推进奶源管理向精细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牧场开启信息化管理新时代,改变过去中小型牧场凭经验、靠人员的管理方式,使牧场切实解决管理中的“跑、冒、滴、漏”四大难题,实现向管理要效益,达到降本增效。

 

“牧场数字化管理平台”主要是对牧场运营管理中繁育、饲喂、产奶、保健、库存、设备六大模块数据信息化集成,共有27 个核心点103 个控制点,通过实时、多维度数据自动化分析,借助电子终端(如手机、电脑等)APP 以各类图表形式呈现,使牧场管理人员能够快速、便捷查看及分析,便于牧场各环节管理监控,从而将牧场管理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牧场向管理要效益,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截止至2017 年6 月30,奶源信息建设已100%覆盖集约化牧场。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成效
 

从牧场的一棵牧草到餐桌上的一杯牛奶,蒙牛通过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和与产业链伙伴的协同发展中,与伙伴共享资金、技术、信息资源,带动产业链伙伴思想意识与科学水平的共同提升,给出行业伙伴可借鉴的经验:

 

牧场主理念提升。在蒙牛“牧场主大学”系列帮扶活动的引导带动下,广大牧场主习得了科学饲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从以前的粗放无序管理逐步转变为现代科学管理。

 

产品品质提升。通过覆盖全产业链、更全面的奶源安全建设,经国家质检总局及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监督管理,蒙牛产品合格率已达到100%。另外,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乳品),蒙牛成为全国第一家出口乳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

 

在保障品质安全的基础上,蒙牛对标国际水准,全面实现品质提升。蒙牛与丹麦Arla Foods、新西兰AsureQuality、法国达能开展合作,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落地到中国。蒙牛纯牛奶乳蛋白含量现已提升至3.2g/100ml,高于行业标准,成为首家获得国家出口内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认证的企业,让国内外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到同样高品质的乳制品。越来越多海外客户也对中国乳制品感兴趣,2017年,蒙牛与来自加拿大、印尼等国家的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产业链伙伴效率提升。为带动产业链伙伴提升,及时有效地解决“购牛、青贮、硬件改造、转型升级”等牧场多方面运营难题,蒙牛累计发放奶源基地建设扶持资金100 多亿元。通过落实卢敏放提出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蒙牛为处在乳业产业链前端的牧场带来全方位的能力提升。蒙牛供方牧场现已实现100%规模化、集约化、100%机械化挤奶,100%TMR科学饲养,100%青贮全覆盖;超过3500 位牧场主参与了现下培训和技术交流,近千家合作牧场全面提升;奶牛单产平均提升2 公斤,公斤奶成本平均下降0.2 元,2017 年上半年累计帮扶牧场效益增收5 亿元。

 

促进我国牧业产业升级。蒙牛乳业不断为伙伴牧场提供最新的技术服务,帮助伙伴牧场实现六次产业升级:2002~2006年从分户饲养到户户送奶;2003~2006年从分户饲养到集中挤奶;2007~2008年实现了奶源采集的机械化;2009~2013 年小户变大户,集约化牧场取代个体奶户的供奶,实现了牧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牧业生产由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迈入工业化生产;2013~2016 年实现了牧场养殖的现代化,蒙牛在伙伴牧场推广全混合日粮(TMR)技术,奶牛单产可实现30%的提升。TMR 实现了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奶牛养殖业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变,建成现代化牧场。

 

行业影响和社会成效。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蒙牛在中国乳品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位居行业第一。2017年2月蒙牛获得“中国新常态企业社会责任领军企业奖”,2017年6月蒙牛牧场主大学社会责任行动,彰显中国企业力量,以出色成绩荣获“亚洲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公益发展奖”,进一步认可了蒙牛在中国社会责任领域的行业领军作用。

 

社会责任已经全面融入到蒙牛的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中,奶源的社会责任管理带动上游牧场养殖理念、技术、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提升,实现牧场养殖现代化升级,推动牧业精细化管理升级,循序渐进地实现原奶品质提升。同时,蒙牛覆盖全链条的数据化管理打通了质量控制和检测环节,既能够正向管理,又能够反向追溯,有效保证了市场上产品质量。以消费者为中心,着眼于消费者的营养健康,从牧草到一杯牛奶(Grass to Glass ),蒙牛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整个乳品行业格局提升做出表率。

 

 

李全伟|编辑
李全伟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助理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