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HLEAN学堂 > 设备安定技术 >
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 发布时间:2017-05-31        浏览:
   设备管理信息化已经由早期的以维护和维修为主的模式(CMMS及PMIS),向现代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EAM(Enterprise AssetManagement)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强大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结合先进的设备管理思想和方法,优化设备资产管理流程,形成动态的设备管理工作平台,利用对设备资产管理信息流与工作流的控制,使企业更有效地配置包括设备资产在内的有形资产,提高生产设备的可利用率及可靠性,控制维护及修理费用,延长设备寿命周期,满足先进生产设备对现代生产组织保障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机械制造、自动控制、可靠性工程及管理科学出现了新的突破,使现代设备的科学管理出现了新的趋势,把握这一新趋势,对于加强我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现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该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的实质是对设备实施全面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

1.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为设备的投资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获得投资多方案决策所需的统计信息及技术经济分析信息,为设备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2.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化由于设备使用效益的评价工作量过于庞大,很多企业都不做这方面的工作。

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3.设备使用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面。

这些使用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商的客户关系管理反馈给设备制造厂家,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设备使用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有利于强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二、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

随着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体系,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传统的维修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维修体制。

设备维修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可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减少设备使用单位备品配件的储存及维修人员,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

三、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集成化。

由于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对设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势必提高对设备可靠性的要求。

可靠性是一门研究技术装备和系统质量指标变化规律的科学,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能以最少的时间和费用,保证所需的工作寿命和零故障率的方法。可靠性科学在预测系统的状态和行为的基础上建立选取最佳方案的理论,保证所要求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性能。不可靠的设备显然不能有效工作,因为无论是由于个别零部件的损伤,或是技术性能降到允许水平以下而造成停机,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性后果。

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工作状态,进而估计设备在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从而避免设备意外停止作业或造成重大损失和灾难性事故。

四、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趋势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声、润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与设备生产厂家的数据相对比,分析设备运行的好坏,对机组故障作早期预测、分析诊断与排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延长机组运行周期。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否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机械设备工作强度不断增大,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设备更加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加密切,往往某处微小故障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设备乃至与设备有关的环境遭受灾难性的毁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后果极为严重。采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就可以事先发现故障,避免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事故。

这一技术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维修体制,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长期以来我国对机械设备主要采用计划维修,常常不该修的修了,不仅费时花钱,甚至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性能;该修的又没修,不仅降低设备寿命,而且导致事故。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预知维修”。

五、从定期维修向预知维修转变的趋势

设备的预知维修管理是现代设备科学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整体维修和保养。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预知维修,降低事故率,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正常运转,这是保证生产按预定计划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预知维修的发展是和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预知维修需要的大量信息是由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通过对设备的状态监测,得到关于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润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由专家系统对各种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设备的预知维修。

以上设备管理的新趋势是和当前社会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相适应的,这些新趋势带来了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如表1所示。

表1 新趋势带来的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以上提到的现代设备管理的几个发展趋势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设备维修的专业化、社会化;预知维修又离不开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和可靠性工程;设备维修的专业化又促进了故障诊断技术、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和应用。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企业信息化的成效建立在管理现实的基础上。先进的管理水平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无疑将促进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率的目标。而对管理基础不扎实和管理方法不完善的企业来说,照搬为管理先进的企业而设计的应用软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1.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与工作误区目前,在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认识与工作误区,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成效。

 (1)信息化工作目标不清晰。通过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要达到什么工作目标、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采用什么技术方案、如何进行实施组织等等认识不很清楚,以为只要采用先进的软件特别是国外的软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在制定信息化目标时,必须清楚自己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才能选择合适的软件。

(2)需求定位过高。企业之所以需要信息化系统,是借助信息化推进工作、改进工作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因此,只有符合企业管理实际的软件,才是所需要的软件,并非需求提得越高越好。软件向企业管理整合是第一步工作,企业管理向软件整合是第二步工作,就是说,对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过信息化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之后,才能向优化管理的更高要求发展。

 (3)对设备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性质重视不够。设备资产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性质非常强,仅有好的计算机技术,还不能建立起一个好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只有具有丰富的设备管理实际经验和设备工程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士和专业技术服务商,才能正确地理解企业的管理需求和业务组织过程,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目标。因此,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应依托专业的EAM软件技术服务商去进行。

2.实现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总结国内外企业在实施EAM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针对解决我国企业在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中的工作与认识误区,对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提出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正确途径如下。

(1)对管理基础不够扎实、管理体系尚需完善的企业,首要目标是“用上”计算机软件,根据软件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功能,调整与完善管理基础与工作体系,为今后的管理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

(2)对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应将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定位在“规范化运作”上,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并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成本,保障设备资产的安全正常运行。实现“规范化运作”所需要的软件,是那些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一定管理先进性和完善管理体系的产品型EAM软件。

(3)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规范化运作的企业”,可制定较高的信息化目标,立足于“优化管理流程和改进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级的EAM系统,将设备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进行管理,以追求资产的优化和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如故障分析、状态监测、可靠性管理、合理维修周期分析、合理备件库存分析、KPI管理、决策分析等,解决企业设备管理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计划制定、设备更新改造提供决策分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