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量生产与流动生产
人们常常认为批量生产和流动生产是对立的,但其实二者是描述的对象是不同的。批量生产是指一段时间内只生产同一种产品。而流动生产的概念并不是指一段时间内生产不同产品。因此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以便后续讨论。
批量生产是指连续生产同一种产品,它指征的对象是“数量”这一概念,即一段时间内连续生产某种产品数量的多少。批量生产可以分为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小批量生产是指缩短连续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时间,以减少连续生产该产品的数量。小批量生产对应的是多品种生产,大批量生产对应的是少品种生产。
流动生产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它指征的对象是物料的“位置”和“速度”的状态,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移动的快慢。流动生产可以分为连续流和间断流。间断流是指前工序加工完之后,没有将在制品立刻移动到下一工序,而是等积攒到一定数量后一同移动至下一工序。因此物料流在工序间出现了间断点。由于从整体上看,物料还是流动的,只是暂时的停止,因此称其为间断流。与之对应的是连续流,即零部件加工完成后立刻被移动至下一工序,其移动过程是连续的。
此外,还有一种需要考虑的情况,即一台机器或一个工序同时加工的产品数量。例如一台注塑机一次注塑便可生产100件产品。我们使用单件生产和多件生产的概念来描述这种方式。其实,这可以看作是批量生产的一种极端情况,即在一个加工周期内同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数量。单件生产,即一个加工周期内只生产一件产品。多件生产,即一个加工周期内同时生产过程产品。
由此可见,从批量生产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生产方式分为大批量少品种生产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从流动生产的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将生产方式分为多件间断流生产、多件连续流生产、单件间断流生产和单件连续流生产。
二、流动生产的特点
第一,流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流动和绝对的不流动。换句话说,所有的生产过程都是流动的,只是流动的程度不同。到目前为止,人们认可的最好的流动方式是单件连续流。
连续流一定是将设备和工序按照产品原则进行布置。如果生产线是按照工艺集中原则的布置方式,那么它一定是间断流。但是产品原则的设备和工序布置方式不一定是连续流,间断流也不一定是工艺集中原则的设备和工序布置方式。但是设备和工序的布置方式是连续流与间断流最显著的差异。
第二,流水线式的生产不一定是连续流生产。静止其实是流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个最终回到原点的流动和静止并无差别。物料表面上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时间对于客户和企业来说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只有附带价值变化(增加)的流动才是有意义的流动。也就是说从前工位流到后工位的时间长短决定着流动的意义,也是我们评价流动水平的重要指标。
其实,流动生产中流动的对象不是物料。因为有意义的流动不是产品位置的变化,而是产品附带的客户价值的变化。因此实质上流动的是以单个产品为主体的为其增加价值的那些增值过程的结果。那么对于单个产品来说,不增值和增值慢,都应该属于流动不佳。无论产品在流水线流动的速度多快,只要单个产品所附带的客户价值没有变化,那么这个流动过程便没有什么意义。
流动的本质是将组成客户价值的过程结果以最短的时间封装在单个的价值负荷主体上。这里的价值负荷主体是产品、服务或者其他。也就是说,所有对产品价值有影响的过程都应该迅速地施加到单个产品上。至于产品是不是在流水线上流动,这不是流动生产的关键。重要的是以单个产品为主体的角度来看,它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过程。当然,从目前来看,让产品(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服务)流动起来是现有的实现价值流动的最好办法。
第三,精益生产与批量生产的运营逻辑不同。批量生产的运营视角是从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生产资源和过程的角度出发,来满足客户需求。这里的客户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客户。精益生产的运营视角则完全不同,它是先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然后据此调整和改变既有的生产资源和过程,力求用最合适的资源投入和最低的成本来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精益生产中所说的客户是具体的每一个客户。
从单一工序来说,或许批量生产的效率会比精益生产高很多。但是由于批量生产使得生产过程的总容量巨大,整体的物料流缓慢。为了管理这样巨大的容量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这就使得批量生产相对于精益显得臃肿和混乱。批量生产强调让单个工序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生产。而精益生产强调让单个产品最快速度地流过所有工序。但是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整体的效率并不是所有工序效率总和。因此所有工序的高效率并没有最终实现生产系统总体的高效率。反而是精益生产所着眼的单个产品的快速通过生产过程的方式实现了总体的高效率。
第四,原有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可以完美的解决流动问,其解决不了是小批量多品种条件下的连续流问题。而多品种小批量条件下的连续流就是精益生产旨在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说,精益生产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的条件下进行连续流的生产方式。
我们在工厂的实际改善中,常常会看到使用流动方式的都是那些需求量大品种少的产品。而且负责人还会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经过所谓的产品分析后做出的改善。他们使用流水线生产需求量大品种少的产品,用不流动的单元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来进行需求量小但品种多的产品。这只能说是相对改善,但不是精益改善,因为它回避了精益生产所要解决的也是批量生产无能为力的问题,即多品种小批量条件下的流动生产。
第五,极限的连续流应该是供应商-企业-客户全过程的连续流。或者说是整条供应链上的连续流。我们相信当精益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即每个企业都远远超越如今丰田精益水平的时候,竞争的主体将不再是单个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甚至是产业链。
关于如服务业、农业等其他行业里的连续流,我们就不再赘述。其根本的原则都是相同的,即让客户所需求的单个“产品”迅速通过整个过程。
来源:精益生产促进中心益友原创来稿/精益咨询
作者:解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