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电子期刊 >
第582期【TPM咨询】如何确定职业理想与现实目标? 发布时间:2016-04-14        浏览:
 

职业理想与现实目标决定方向,明确职业理想与现实目标是知识型员工价值整合的着眼点。

 

似乎在少年时代,我们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小伙伴们在一起,经常豪气冲天地说长大了以后干什么。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工程师,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解放军战士,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被一次接一次的考试,重点选择、选择重点的升学,要我我不去、想去去不了的就业,和了散、散了和的恋爱,花钱受罪、折腾要面子的婚礼,生不易、养更难的孩子,价格涨、距离远的房子等一系列的愁事儿、难事折磨着,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世俗,几乎没有时间和心情再去思考理想这样无暇顾及的事儿了。生活和工作的目标就是攻克摆在面前的,像结婚、买房这样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得到了,高兴一阵子,又有了新的攻克目标;有想法,得不到,压力很大,继续想,压力更大。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分地域、不分职业,只要是同一年龄段的人都走着一样的人生轨迹,经历着同样的过程—患得患失。最可悲的是,很多人在花儿一样的年纪没有享受青春的火热,却提前变老了,忙着攒钱、买房、取悦丈母娘。这样的人生目标太小了,这样的定位太狭隘了,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我们靠什么驱动人生的成长?

 

人类的历史反反复复证明,短暂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中掌握较多知识的阶层更不应该是这样。我们的人生需要物质,也需要诗情画意和远大理想。我们需要不断地问“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

 

1
 
 理想与目标的内涵
 

 

“我是谁?”代表着自我定位。我们的定位可以是当大官、挣大钱,也可以是当工程师、教师、医生、护士、律师、职员、销售员等这样的普通人。自我定位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凭什么?你凭什么去当大官、挣大钱,只要你有比他人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智慧、更多的努力,完全可以有这样的定位;否则,就去做一个普通人吧。二是符合不符合公理,即使你有资源、聪明能干,得什么、得多少也必须符合公理。你想发财,别人也想发财;你想升官,别人也想升官。所以,必须回到社会公理上去,这就是: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一个人的定位不能光想着自己,必须着眼于社会价值,通过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

 

“我要往哪里去?”是选择。个人资源有限,欲望无穷,想做的事太多了,需要选择;社会有分工,有规则,有公理,你不可能什么都干,什么都想要,需要选择。

 

理想就是想清楚“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阶段性目标,理想只能是空想。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具有主观性、方向性、现实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目标是对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为活动指明方向,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制约,必须有价值、可操作。目标可大,可小;可近期,可远期。工作和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应该有目标,比如学习上的目标,职业上的目标,经济上的目标。

 

2
 
 从优劣势角度思考理想与目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优点和一些缺点,这些优缺点构成了个体的特点。从孩童到成年,我们所受的教育是成为一个“完人”。家长、老师,甚至是邻居,都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要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但常常是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改正缺点或是短板,效果却不是很好,甚至连优点也不再优了。为此,我们困惑过,也苦恼过。

 

回忆我们求学时的经历,会发现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很多的几乎完全一样的故事: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每门功课都优秀,很多人偏科,也就是擅长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而其他功课成绩一般,甚至是一点也不擅长。而每一次考试是按综合成绩排名的,尽管擅长的几门功课的成绩较好,但总成绩却不是很高,经常排在每门功课都中上等但比较平均的同学之后。这时,我们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认为自己的数学比他们强多了,凭什么他们排在我的前面。于是,发奋攻读成绩不好的功课,而下一次或几次考试的结果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很有效果,信心大增,成绩日益提高;二是没有效果甚至成绩下滑,自信心受到伤害。

 

工作后的情况依然如此。一些工作我们不费力气,很快就能做好;一些工作,我们尽全力完成得也不好。在困惑中,我们不断思考,逐渐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但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使用、处理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让长处和优点发挥最大、最优的作用;而不是尽最大努力改善自己的短处和缺点,而是将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达到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最高点:法律、法规的要求;社会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人们约定俗成的要求;不足以影响个人优点和长处发挥的最低要求。

 

例如:中学生需要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如果一名学生擅长理科,而不擅长文科,则他就需要尽最大努力发挥优势,努力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好,力争考出最好成绩,而他不擅长的语文、地理、历史、政治等课程也必须达到一个基本要求。如果学校的基本要求是65分;人们约定俗成的每科要求是及格,即60分;而他学好理科的前提要求是语文不能太差,需要达到70分,否则,他的数理化也不可能学好。

 

再如,基层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假如一名管理人员擅长读和写,而短于听和说,那么就安排他从事需要经常动笔的工作,但他不擅长的听和说也要达到基本的要求: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能在一定的场合讲清自己的观点等。

 

 

人的个性也是这样。心理学把人的个性定义为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个性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上的稳定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人的个性当中处于核心地位。人的性格特征有很大差异,有人是理智型,以理智衡量一切,支配行动;有人是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有人是意志型,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为主动;有人是外倾型,心理活动外在,开朗活跃,善于交际;有人是内倾型,心理活动内在,深沉文静,反应缓慢,顺应困难。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胆汁质型性情急躁,神经系统坚强,不怕困难,缺乏自制能力,缺乏持久而有系统进行工作的能力。抑郁质型多愁善感,神经系统较敏感,抑制性较强,固执而容易生气,不善于交际,不能经受长期的紧张工作。多血质型见异思迁,神经系统坚强,感觉和行动都是均衡的,活泼好动,善于交际,能适应各种情况,常常容易做出妥协。黏液质型性情孤僻,感觉和行动是均衡的,表情不显于色,感情稳定,反应迟钝,难以适应生活条件的改变,工作埋头苦干。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性格、气质都有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有所成就,就需要将有利的一面发扬光大,将不利的一面达到一个基本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按照“优势—劣势、基本—最优”的方式思考理想和目标及处理问题。

 

生活中,男女两个人为什么能相爱?一定是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能结婚?一定是能够容忍对方的缺点。也就是说,两个人相爱的过程是逐渐发现对方优点的过程,一方也一定是将自己的优点以最好的方式展示给对方。等到谈婚论嫁时,双方考虑的是对方缺点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要求,由于对方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只有符合了自己心里的底线,双方才能生活在一起。

 

工作中,上司为什么对我们工作满意?比如指示我们写第二年的工作计划,计划好与不好的标准是计划是否与企业的重点工作有联系,重点是否突出,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资源是否到位等,除了这些“最优”的条件外,还有一些“基本”的条件,如:计划的格式是否符合上司的要求或企业的惯例,是否按规定的时间上报计划等。

 

由于我们的资源有限、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要求都做到“最优”,所以,分清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最优的,必将事半功倍,也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功课。定位,首先需要想清楚我们真正的优势是什么?曾经的优势是否依然是优势?或者说,什么是我们的特色、特点。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未来。

 

优势也不能滥用。

 

雷阵雨过后,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带伞的人被雨淋湿了,没带伞的人却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人大胆地走,却被雨淋了;没伞的人,雨来时躲着走,反倒无事。很多时候,人不是跌倒在缺陷上,而是跌倒在优势上。

 
3
 
 从资源角度思考理想与目标
 

 

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要成就一件事,两者都不可少。越大的事,外部资源越重要。战略管理学家魏斯曼说:“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依赖于与问题相邻的更高的一级。即,问题绝不可能在它出现的那一层面得到解决。”

 

想到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心思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理想的实现、目标的成功、任务的完成,需要决心、能力、资源。职业发展的过程是人力资本(知识、能力、经验、健康)和资源积累的过程,也是个人品牌不断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严格说来,资源的内涵很广,决心、知识、技能、经验、健康、人脉、资金、时间、信息等都是资源。

 

决心完全是个人因素,包含有注意力和意志力。注意力是将精力集中到某件事上,意志力是不断坚持,直至事情成功。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和研究职业能力的相关问题。总结下来,对知识型员工来说,洞察力、思考力、决断力和行动力对结果的影响很大。洞察力是通过什么样的角度看问题,明察秋毫,发现问题的性质;涉及理念、问题界定、定位等。观察用眼,洞察用心。洞察和观察最重要的区别是:观察只是记录人们所做的事情,而洞察则是回答人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只有真正做到了洞察,才能从根本上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思考力是想好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案,以及每一个方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涉及目标、方案、条件等。没有思考力,就会停滞不前,没有思考力,人就无法进步和实现超越,思考力成就了创新,只有不断思考实践,才可以实现创新,也只有创新才可以实现不断发展和变革,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不断创新的。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安于现状,仅仅停留在现有的层面之上,那么就将慢慢地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用不断的实践创新去历练自己,才会生存下来。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规则。决断力就是决策和选择,采取哪个方案,有什么潜在的问题,采取什么措施等;涉及行动计划等。行动力是执行力,既要坚持原则和主线,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行动;涉及方法、策略等。

 

美国营销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定位”的书,包括《人生定位》《定位》《简单的力量》《重新定位》等。这些书最大的特点是简单:字数不多,内容易懂,但其中讲的一些道理却是容易忽视的。在《人生定位》一书中,他认为:常识让事情变得简单,关于成功,只靠自己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必须找到一匹可以驾驭的好马。人生中有企业、产品、创意、他人、伙伴、配偶、家族七匹马,骑上一匹好马,你的人生将会精彩纷呈。选择正确的企业,了解企业业务进入最佳状态的时机;选定最有发展的产品,尽快把握产品的商机;解决一个难题,你会赢得一项无法超越的优势;下功夫找一个值得休戚与共的老板很重要;两个人的机会要比一个人的多,孤独者常常会过于自负而受伤;婚姻是一种经济合伙形式,好配偶带来的效率和忠诚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家族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财富,很多人却只专注于做自己的事,而忽略家族。他还认为:成功的高风险因素分别是个人的努力、赔率为100∶1(赔率是成为赢家的可能性),个人智商、赔率为75∶1,个人所受教育、赔率为60∶1,找个好企业、赔率为50∶1;中等风险因素是才华、赔率为25∶1,爱好、赔率为20∶1,地利、赔率为15∶1,宣传、赔率为10∶1;低风险因素是好产品、赔率为5∶1,好创意、赔率为4∶1,他人帮助、赔率为3∶1,好伙伴、赔率为5∶2,好配偶、赔率为2∶1,好家族、赔率为3∶2。因此,只依靠自己无法成功,要在自身之外寻求成功,成功的关键是借助外力,一厢情愿的想法属于童话世界,我们必须应对的是现实。对于成功,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事,而是你认识什么人,什么人认识你。

 

姑且不去讨论杰克·特劳特的观点在中国现实社会里有多大的适用程度,重要的是可以启发我们系统地思考,用好我们拥有的所有资源。

 

4
 
 规划、选择与努力

 

当今社会上一些专家大肆宣扬这样的观点:人生不可以规划,即使规划也没用;人生就是选择,选择比努力重要。即使是被称为美国工商管理圣经的《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也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职业规划的概念。人生没有什么公式,我也从来没有所谓的人生规划。运气出现了,我把握住了,这就足够了。一笔交易的成功,98%靠的是运气。”

 

事实真是这样吗?如果人生主要靠运气,抓住运气靠什么?成功人士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运气或偶发因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成功。如果不规划,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方向;如果不努力,我们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知识型员工的理想与目标的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知自我,认清职场,寻找个体特点与职业结合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实施自我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经历”谱写人生的书,是一个在理想的感召下,不断确立、调整阶段性目标的过程。

 

选择和努力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具有排他性。选择是短时间的决断,而努力却可能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选择决定转折处的起点,而努力决定能否实现目标。当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时,选择很重要;当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努力很重要。这就像登山,一路上都需要努力攀爬,但在岔路口就需要选择。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平凡中度过的,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具体事。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是不小的成绩。人是通过细节和小事展现自己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多体现在一些细节和小事情上;干大事的能力也都是从小事情上总结出来的。有时成功并没有那么复杂,做好别人没做到或者忽视的小事,你就赢了。上司布置工作时,认真听,不清楚就问,然后再行动;汇报工作时,简明扼要,积极回应。上班的时候少玩游戏,少逛淘宝,多琢磨琢磨怎么把工作做好。业余时间少看既长又揪心的电视神剧,少睡懒觉,少大吃二喝;多看书,多思考,多健身。做到这些,你的机会自然就会多起来,命运也会慢慢改变。问题的关键是因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机会根本不会降临,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人生除了奋斗拼搏,还需要选择。选择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困惑程度往往大于奋斗;选择具有阶段性,一段时间就需要做一次;选择的过程很彷徨、很迷茫。今天的选择,通常在遥远未来才显示出影响。人生因为选择造成了差别,选择涉及自己的价值观,涉及自己的理想。追梦,需要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更需要知行合一。最简单的办法是努力做到:想干的事抓紧干,重要的事优先干。梦想成真最直接的办法是:醒来,然后行动。

 

据说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有两类:一是苍鹰,二是蜗牛。苍鹰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能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一直专注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不为道路上的小风景停留下来,它们要的就是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风景。

 

 

一次选择并不完全决定人的一生。人生有很多次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成长和机遇。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上都有岔路口,它给了我们一个选择方向的机会,也给了我们改变提升的机遇。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有时是排序,综合时间、资源等因素,把所有的选择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序。

 

理想与目标关乎生活的意义。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人格健康的人倘若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生活一定会无法忍受;许多压抑、痛苦发轫于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当原来确定的目标已经完成或失去鼓舞人心的力量时,必须有新的目标激励我们前行。TPM咨询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