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电子期刊 >
第563期【TPM咨询】亚马逊物流+“仓库随机上架”背后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6-03-22        浏览:
 
导读

TPM咨询导读:当人们提到亚马逊库房运营或者亚马逊的神奇物流,你是不是会马上想起灵活穿梭的橙色KIVA机器人,或者是无人机送货?——它们背后的创新的确令人震撼,但是物流家也会笑着告诉你,这些只是亚马逊物流领域里入门级的热闹,今天我们来看看“进阶级别”的门道。

 

  "亚马逊的随机上架原则,这个背后的管理,是一种新的精细化水平的体现。"

 
  随机上架原则

  事实上,随机上架是亚马逊库房运营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所谓随机上架,是指商品并非严格按照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区分货位仓储,而基于一定原则,将不同类似的商品混合存放置于不同类型的货位内。那么在亚马逊库房内,是不是任何商品都可以随意上架呢?
 
  答案是NO !

  正所谓随机不随意,随机上架并非是不给任何要求的随意上架。相反,随机上架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上架规则和货位结构设计。即,随机上架是在一定的上架规则条件下,在货物合理分类的前提下,将拥有类似属性的一些商品存储到同类货架中去。

  那么决定亚马逊随机上架规则的前提到底是什么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尺寸、尺寸、还是尺寸!

  还记得这个神奇的cubi立体测量仪吗?它在产品入库的时候就记录了该产品的相应尺寸,作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帮助管理货物。


  随机上架的一大好处就是在于合理利用货位空间,在同等面积条件下,存储更多数量的商品。相同/相似尺寸的商品被存放在一起。除此之外,具备特殊属性的商品,例如:对存储有特殊要求的商品,会提前被识别出来,存储到特定的货位中去。


  随机上架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时效提升不可否认,亚马逊采取随机上架的方式,必然带来系统及处理能力的高要求,那么为什么我们选择了随机上架的方式?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由于商品基于一定的尺寸进行分类,便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商品合理的设置存储空间。与此同时,对于处于不断拣货过程的货位,由于可以不用考虑SKU的限制进行多品类混合上架,还会促使单个货架的周转频率加快,从而达成空间和周转的双重提升,来降低单位商品的存储成本。

  由于跨品类混合存储的方式,上架过程无需时刻顾及SKU的限制,而可以仅从货位填充率的角度,依次选择填充率较低的货位进行上架——对,哪里有空塞哪里!从而大大简化货位选择的耗时,减少上架行走的距离,缩短上架操作的前置时间。在减少成本的同时,能更迅速客户需求响应。——从下单到发货,拣货,包装,出库最快30分钟,随机上架功不可没。

  随机上架带来的时效优势,更直观的体现在后期的拣货。由于商品分散分布的特性,促使我们可以从整个库存商品的所在位置出发,将位置最为相邻的商品及单个客户订购的不同商品组合成一个最优路径的批次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整个拣货环节的效率。因此,每个拣货批次行走路径的优化,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拣货操作的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从下单到发货,拣货,包装,出库最快30分钟,随机上架功不可没。


  随机条件下的数据追踪管理既然亚马逊采取了随机上架的方式,那么作为一个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我们如何保证不会将不同客户的商品混淆,同时避免数量的差异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数据、数据、还是数据!

  亚马逊拥有一套完整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并配以完善的流程体系,对商品从入库、上架、拣货、包装到出库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在亚马逊内部,各类商品会建立一套内部货物管理体系,而不是依靠商品本身的条码。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亚马逊自己产品编的唯一编号,也就是说,即便是不同客户的同类商品,亚马逊也能够通过建立不同的内部编号条码来进行区分。一个编号一旦建立,其将作为唯一识别码伴随该商品在库内的所有操作。所以,即便不同客户的相同商品被上架到同一个货位,也能够通过这个条码进行区分,而不会出现操作错误。
       
  对于数量的管控,亚马逊则做的更加精细化。商品在库内的信息首先是由其位置决定,也就是说商品从收货开始,其所处的位置都会有系统记录。例如,无论是拣货还是收货,每个容器都会有独立的编码,系统会记录每个商品在不同转运流程中的所处的位置,从而保证数据的连续跟踪。

  即使不同客户的相同商品被上架到同一个货位,也能够通过亚马逊内部专属产品条码进行区分,而不会出现操作错误。


  亚马逊的管理实践

  随机上架好处多多,那么是不是仅仅依靠系统就能够帮助我们做到尽善尽美呢?
      
  答案……依然是NO!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管理,管理,还是管理!

  系统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将各个环节有机的串联,并实现数据及实物的有序传递。但整个流程的高效运转,则需要基于对系统流程的管理进行配合,仅仅针对随机上架而言,亚马逊为了保证库存空间的利用和运营的高效,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一套与之对应的体系。

  对于上架而言,员工对于具体货位的选择也许是随机的,但是其所属的通道却并非随意选择。实际上,管理人员会基于当前仓储货位的实际填充率,选择填充率较低的区域及通道,设定每天的上架通道。而对于单条通道而言,其具体的上架能力也会被提前估算,从而使整体的填充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成空间高效利用的同时,减低商品存储期间可能的致损风险。
       
  对于上架操作本身而言,亚马逊拥有一套完整的货位规则,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便进行员工培训,同时管理人员也会不定期对货位的上架质量进行抽查,而后端的拣货环节也会不断反馈货位规则的执行情况。这么做的一切目的,就在于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尽一切可能降低商品致损的风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保证我们的客户体验。


  亚马逊拥有一套完整的货位规则,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便进行员工培训,并不断在管理实践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