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许多管理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后来被人称作“科学管理之父”的F.W.Taylor。1898年泰勒先生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的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最初在工厂干活的工人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和铲口形状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材料时用的是相同的铲子。这样一来,在铲煤时合适的铲子,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也使得铲不同物料时都有最优的铲子与其对应。与此同时,他还对工人铲矿的动作进行了精确的时间研究,去除与合并冗余动作,得出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完成的工作量。在一系列研究下,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
泰勒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出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一系列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他认为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很大的, 他主张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 并对全体工人进行训练据以制定较高的定额,也就是工作定额原理。除此之外,还必须使所用的工具、机械、材料、工艺及作业环境标准化, 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最初,泰勒把这套方法命名为科学管理。后来,由于美国工人阶级独立意识的提高,工人们不愿意被管理,一听到“管理”这个词就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泰勒为其取了一个当时工人们更愿意接受的中性名字“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也把美国送上了世界经济的头把交椅,在西方工业文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工业工程师注重于从多角度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1924年休哈特(W.A.Shewhart ) 首创质量控制图, 将数学分析和统计方法应用到质量控制中。他指出,每一个方法都存在着变异,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获得的一组分析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从此统计学成为IE 研究中的一项有力武器,广泛地应用于质量控制、库存控制、财务与成本控制以及市场预测等方面。
随着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费希(J.Fish) 首创“工程经济”,解决设备的“经济性”问题,以工程项目为主体,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二战中,运筹学的产生为决策者们提供了面临多种方案时进行选择的方法。工业工程师将其应用到管理中, 例如, 决定产品开发方向、销售分配方案、资源最优配置等都存在如何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求“优化”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技术、排队论、对策论等方法来解决, 使得IE 的技术内容得到大大的丰富与发展。
虽然在中国,工业工程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萌芽起步,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IE已开始在各领域散发光彩。我们相信,IE将继续在各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Eers会在我国发展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