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全体班组成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的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并予以实施改善,从而达到以最少的成本投入(生产耗费)实现最大的效益化(效率)以降低成本.
-
改进质量
-
提高生产性(效率)以降低成本
-
降低库存
-
缩短生产线(合理布局与再编成)
-
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
减少使用面积、缩小空间
-
缩短制造周期
-
成本主义:售价=成本+利润(传统的经营观)
-
利润第一:利润=售价-成本(精益的成本观)
“不只是丰田,任何一个制造厂家都只有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利润。单纯只在成本基础上加上利润而得出产品的价格的『成本主义』对于当今的汽车行业已不再适用”。—— 大野耐一——
造成成本上升的最大原因——就是浪费!
浪费的概念:在制造活动中,不能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的所有行为。
精益咨询认为即使认为是必要的行动,只要不能给制品创造附加价值,即视为浪费。
浪费 = 行动 +非效率的“工作”
现场的潜在浪费因素在哪里、有多少、如何发生?是否不可避免?对这些必须有充分认识
‘工作’是给产品创造出附加价值的行为
‘移动’是不能给产品创造附加价值的行为
浪费是因[不一致] [不均衡] [不合理]等因素不断地发生
-
不 一 致
标准和实际之差
-不规则作业
-任意作业
-规则不遵守
-
不 均 衡
制品生产不均衡
-日生产量不均衡
-在工/在库过多
-人力配置不均衡
-
不 合 理
不合理的方法
-作业不方便
-作业困难
-材料供给过多
-资材位置不合理
-
生产过剩的浪费
○ 全工程的PUSH型生产
○ 无视TACT TIME
○ 100%注意设备的运转率
○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
等待的浪费
○ 直线传送带生产
○ 自动设备的One Man One M/C
○ 工程编成的不均衡
○ 无视TACT TIME
-
搬运的浪费
○ 只考虑搬运合理化的一日一次搬运
○ 摞好又拿下来
○ 放在箱子里直接供给生产线
○ 取出又放进
-
加工本身的浪费
○ 设计图中VA,VE没有改善
○ 过剩品质的放任
○ 临时加工对策仍存在
○ 毛刺的去除过多
-
在库的浪费
○ 立体式自动仓库的存在
○ 即使库存多,仍会发生缺物
○ 零部件围住生产线
○ 推车, 车床时常不足
-
动作的浪费
○ 左右手的交替
○ 用左手拿,递给右手
○ 扭转肩或腰
○ 零部件缠绕,卡住
-
造成不良品的浪费
○ 修理担当者繁忙
○ 由于人员不足,进行抽样检查
○ 考虑不良率而追加投入
○ 即使有不良,也不会停止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