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安定技术
一、TQM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很多知名学者如朱兰、石川馨、久米均等人,都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个方面的观念和理论,“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这种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
三、核心理念
◆顾客满意:
顾客即供应所提供产品的接受者,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
◆附加价值:
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功能价值,追求组织最大的经营绩效和个人最大的工作绩效。
◆持续改善:
建立以PDCA回圈为基础的持续改善的管理体系
四、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中心思想
1、高层管理的领导直接参与---全面品质管理,非要由高层管理直接领导不可。通常需要由总经理亲自领导,由高层人员组成的小组来策划及推动。
传统意义的品质管理可通过授权给品质部门去进行,但全面品质管理则绝不能如此,必须由最高层的管理人员亲自统筹。任何公司若不能做到此点,大概可以无须推行全面品质管理。
2、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要注意的是“上下一心”并非只是口号,而是必需条件。这里说“上下一心”,至少包含了三方面的意思:一是上下各级同事皆充分明了公司的目标、方向和策略;二是他们充分认同及投入;三是他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公司能达致目标对他们会有什么好处,即是说,要能把公司的利益与各级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
3、具有竞争力的成本---这一点是全面品质管理的关键概念。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错觉,以为推行全面品质管理,必是费用惊人,导致成本上升。其实,绝大部分成功地推行了全面品质管理的企业,都是一方面为全面品质管理作了重大投资,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施乐机构是美国最瞩目的一个成功地推行了全面品质管理的公司,在推行过程中的首六年内,把生产成本降低了20%。
4、提供高素质且不断改进之产品及服务---一方面要“高素质”,另方面要不断改进,尤其是后者,更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焦点。
高质素的具体定义,当然要适应市场定位、顾客期望、竞争环境等因素来决定,但关键的一点,就是今天的高质素,并不代表明天仍是高质素,市场竞争的环境千变万化,若不能不断断改进,很快便会被人家追赶上来,或是被抛离得更远。
在客户中建立优质及物有所值的良好声誉---若能做到上述四点,便很有机会达到这个境界。
顾客导向是全面品质管理的中心思想,推行全面品质管理的公司,必须令全体员工深明此昧。
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很多知名学者如朱兰、石川馨、久米均等人,都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个方面的观念和理论,“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这种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
三、核心理念
◆顾客满意:
顾客即供应所提供产品的接受者,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
◆附加价值:
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功能价值,追求组织最大的经营绩效和个人最大的工作绩效。
◆持续改善:
建立以PDCA回圈为基础的持续改善的管理体系
四、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中心思想
1、高层管理的领导直接参与---全面品质管理,非要由高层管理直接领导不可。通常需要由总经理亲自领导,由高层人员组成的小组来策划及推动。
传统意义的品质管理可通过授权给品质部门去进行,但全面品质管理则绝不能如此,必须由最高层的管理人员亲自统筹。任何公司若不能做到此点,大概可以无须推行全面品质管理。
2、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要注意的是“上下一心”并非只是口号,而是必需条件。这里说“上下一心”,至少包含了三方面的意思:一是上下各级同事皆充分明了公司的目标、方向和策略;二是他们充分认同及投入;三是他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公司能达致目标对他们会有什么好处,即是说,要能把公司的利益与各级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
3、具有竞争力的成本---这一点是全面品质管理的关键概念。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错觉,以为推行全面品质管理,必是费用惊人,导致成本上升。其实,绝大部分成功地推行了全面品质管理的企业,都是一方面为全面品质管理作了重大投资,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施乐机构是美国最瞩目的一个成功地推行了全面品质管理的公司,在推行过程中的首六年内,把生产成本降低了20%。
4、提供高素质且不断改进之产品及服务---一方面要“高素质”,另方面要不断改进,尤其是后者,更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焦点。
高质素的具体定义,当然要适应市场定位、顾客期望、竞争环境等因素来决定,但关键的一点,就是今天的高质素,并不代表明天仍是高质素,市场竞争的环境千变万化,若不能不断断改进,很快便会被人家追赶上来,或是被抛离得更远。
在客户中建立优质及物有所值的良好声誉---若能做到上述四点,便很有机会达到这个境界。
顾客导向是全面品质管理的中心思想,推行全面品质管理的公司,必须令全体员工深明此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