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电子期刊 >
第234期【精益练习题】 第八十五卷 :物流管理论述题 发布时间:2014-11-20        浏览:
1、运用系统的原理说明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为什么要进行物流总成本分析。
 
答案要点:物流活动中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诸项活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结合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物流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一个要素既有其特定的功能 ,又协调于系统整体之中,在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活动,从而形成系统整体的有机活动。
    系统一般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集合性;(2)相关性;(3)目的性;(4)整体性。
        由于系统的相关性产生了物流成本交替损益的关系,所以物流总成本虽然是由物流各项要素成本组成,但它与各项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成正比或反比的关系,而是各项成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物流系统各子系统的优化并不等于、也不能代替物流大系统的优化,因此在物流管理中必须把所有相关的物流成本放到同一场所,用“总成本”这个统一尺度来计算,从综合经济效益上来衡量、比较总的损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2、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答案要点:(1)物流环境差异大。国际物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使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下降;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由于物流环境的差异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物流系统范围广。由于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已复杂,国际物流再在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使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企业物流是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原材料从进厂到通过加工,将产品 输送市场上的领域大大超过了企业物流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系统,其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中的物流现象及其规律。正因如此,国际物流一旦溶入现代化系统技术,其效果会更显著。例如。开通某个“大陆桥“运输后,国际物流速度会成倍提高,效果也显著增加。
(3)国际物流运输只要方式具有复杂性。在国内物流中,由于运输线路相对比较短,而运输频率较高,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而在国际物流中,由于货物运送线路长、环节多、气候条件复杂,对货物运输涂中的保管、存放要求高,因此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多式联运是其主要运输方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4)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的国际物流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国际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难度,一是管理难度。二是投资巨大,再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些地区较低,所以会出现水平不均衡,使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建立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网,以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 销售物流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EDI为基础 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
(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篙高。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 重要的,可以说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托盘1000mmⅹ1200mm、集装箱的集中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这样,大大降低了物流费,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等许多方面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能力。在物流信心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 欧洲各国之间比亚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有效。